💐感謝您來到Joely的筆記花園,請在這個頁面上點擊您有興趣的廣告,讓這個網站能獲得收入、持續運作,謝謝支持!
什麼是「零售」?
近年來常聽到「新零售」,究竟什麼是新零售?在這之前,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「零售」?
依據劉潤的《新零售狂潮》一書中提到「零售」是一連串商業模式的統稱,目的是:
提供消費者一個可以尋找商品的場所,同時也讓商品能接觸到潛在顧客——這樣的交易結構,讓消費者與商品之間產生了連接。
因此,商品供應鏈的最終端就是零售;零售的一邊是「所有為商品加值者(如製造商、代理商、平台…等)」、另一邊則是「終端消費者」,是這兩邊的橋樑,串接了「人/消費者」和「貨/商品或服務」的「場/場景或地區」的一整個過程。
Frost and Sullivan(2020)《中國新零售行業研究報告》指出,零售包括「所有向消費者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,以供其作個人及非商業性用途的活動」。
此一定義包括以下四點:
- 零售是將商品及相關服務提供給消費者作為最終消費之用的活動。
- 零售活動不僅向最終消費者出售商品,同時也提供相關服務。零售活動常常伴隨商品出售或提供各種服務,如送貨、維修、安裝等,因此在多數情形下,顧客在購買商品時,也買到某些服務。
- 零售活動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鋪中進行,也可以利用一些帶給顧客便利的設施及方式來完成,如自動售貨機、網路銷售等。
- 零售的顧客不限於個別消費者,非生產性購買的社會集團也可能是零售顧客。
以上,劉潤的「零售」觀點偏向於其本質與邏輯結構,聚焦於「人、貨、場」之間的連結。
而Frost and Sullivan則是很實際地提出零售的活動範疇與定義,補足不同情境下的操作方式跟服務內容。
雖然切入角度不同,但是共通點都指出零售不只是賣東西,更是提供體驗、服務、價值的整合過程。
什麼是「新零售」?
關於「新零售」,劉潤《新零售狂潮》一書中提到:2016年10月13日這天可視為「新零售的生日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及主席馬雲在阿里巴巴雲棲大會的開幕式上,提出了「新零售、新製造、新金融、新技術、新能源」的「五新」概念。
同日,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中國(四川)電子商務發展峰會上也提到了新零售是「用網路思維,做線上、線下融合的零售新業態,其本質是改善效率,釋放老百姓的消費需求」。
不久後,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强東也迅速提出自己的新零售戰略-「無界零售」,並認為零售業公認的革命有三次:百貨商場、連鎖商店和超級市場,而目前我們正經歷建立在網路電商基礎上的「第四次零售革命」此一革命將人類帶入智慧商業時代。
而什麼是「新零售」?簡單地說,就是優化商品在人、貨、場之間的有效傳遞方式,是一種更高效率的零售。
什麼是「O2O、OMO」?
在新零售概念提出後,2017年9月18日創新工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在一創投活動「尋找中國廠商」演講中提到了一個新詞:「OMO虛實融合」。
Joely註:
OMO(英文全名:Online merge Offline 或 Offline merge Online)中文有多種翻譯,較常用法為「線上線下虛實融合/整合」
李開復博士認為互聯網的成長確實已接近飽和,但仍有一波紅利機會,也就是線上線下混合發展。
而根據 OMO 模式,消費者可以實現線上、線下購買的一致性,為線上購物和品牌線下二次消費者轉化創造了可行的平臺。
之後,於2018年經濟學人出版的《2018全球大趨勢》(The World in 2018)中再提出「OMO虛實融合」概念,指出OMO結合出行(離家後外出移動的服務項目,如:計程車、共享單車、Uber等)、零售、教育等領域,未來世界即將迎來OMO且將對經濟與消費生活帶來改變影響。
陳其華在2021年出版的《連鎖經營大突破》一書中提到O2O與OMO:
以前產業內談的是O2O(Online to Offline 或 Offline to Online),也就是把網路消費者、會員,引導到實體商店,讓網路數據流轉換成實際的人流,進而提升門市業績。
OMO則「以人為核心,布建全通路經營(Omnichannel)與銷售服務環境」,同步掌握線上線下與顧客相關的購買與相關活動紀錄,著重在與客戶溝通,能迅速掌握每位客戶的需求,提升購買體驗。也能主動做精準行銷,定期推播個人化行銷內容,以培養品牌的忠實顧客。
「OMO整合」是新零售業的關鍵策略,透過線上線下整合解決消費者的需求,帶來三大商業價值:
-
- 首先,OMO促進會員在線上線下的融合,進而推動門市導流,創造新顧客與線上流量,提升線上門市轉換率、實體門市業績。
- 其次,通過整合會員線上線下資料,提供一致的會員權益、持續性服務,增加顧客黏著度,打造忠實「鐵粉」。
- 最後,利用客戶購買行為的數據進行分類並貼上標籤,實現個性化推播,提高行銷活動的效果,同時支援門市人員更有效地了解並滿足消費者需求。這種跨通路的整合策略為品牌提升了顧客體驗與營收效益。
所謂的完整OMO經驗,是指消費者能夠無縫地跨越多個銷售通路進行並完成購買。舉例來說:一位顧客可能選擇在網路下單購買商品,隨後在附近的實體店面進行自取。
在這種OMO模型下,各個通路整體一起運作,確保顧客能夠充分利用數位通路來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,同時在進行交易時,也能享受到實體店提供的獨特購物體驗。
OMO的系統設計宗旨即:在讓顧客於購買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信息和更加個人化的服務。
到目前為止,這篇讓您了解了從零售、新零售、O2O到OMO整個發展脈絡與理論、定義,希望先奠定您的學理知識,幫助您靈活運用虛擬(線上)、實體(線下)行銷工具來經營企業、店家,提高經營效率與業績!
若在數位行銷、LINE官方帳號上卡關,歡迎來預約諮詢!
https://forms.gle/z3cM5vv7aFsoqwb67
💐感謝您來到Joely的筆記花園,請在這個頁面上點擊您有興趣的廣告,讓這個網站能獲得收入、持續運作,謝謝支持!
⛳️對品牌行銷、商業策略、社群平台、事業、人生方向有困惑?
✏️歡迎填寫諮詢預約表單 https://forms.gle/z3cM5vv7aFsoqwb67
📢【LINE 官方好友募集中|恩喬立顧問(Joely)】
- ID: @nwp5541r
- 連結:https://lin.ee/ZLGw8nn